法制周报讯(通讯员 李秋平 谷志军)抗疫、助考、特防期......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刮风还是下雨,总有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身影活跃在苏仙区的大街小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苏仙平安志愿者”。近年来,苏仙区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探索“五治融合”创新社会治理新方法,整合全区资源,打造“苏仙平安志愿者”,守护苏仙平安。
以“专业”创平安
在苏仙区飞天山镇高椅岭区域进行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和旅游设施施工期间,刘某等4人私自从小路进入高椅岭区域,在游玩过程中无人机掉落谷底,刘某下去捡无人机时滑落谷底导致受伤,报警请求救援。飞天山镇政府立刻调度公安、消防、医院赶赴现场救援。
由于救援设备的不足,飞天山镇镇政府再次联系苏仙平安志愿者蓝天救援队前往现场支援。蓝天救援队赶到现场后,经过专业勘测和风险评估最后利用绳索下到谷底,成功将刘某等4人救出并送至医院就医。
目前,苏仙区“平安志愿者”队伍已有3万人且还在不断壮大中,志愿者来自苏仙区各行各业、自发组织的热心群众、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区“五老”“双报到”党员等。

(图为平安志愿者蓝天救援队现场救援)
用“能力”助平安
苏仙平安志愿者中有党员、干部、企业职工,也有教师、医生、律师……但当他们穿上那件红马甲时,他们就化身为矛盾调解员、政策法规宣讲员、疫情防控员、治安巡逻员、铁路巡线员,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群众调解纠纷、释法明理;宣传政策、答疑解惑;走街串巷、巡查治安;铁路巡线,消除隐患。
南塔街道扎上街社区平安志愿者接到群众反映,干城街有一业主正在对墙体进行拆毁,存在安全隐患。接到反映后,联合社区干部、区住建局马上到现场进行查看,经过实地查看,房屋两处承重墙面全部损毁,两处承重隔板被敲毁,加装横梁已变形,隔壁住户家中天花板凹陷,裂缝间隙扩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房主,责令其停工整改,平安志愿者每天定期到现场查看房主是否履行停工要求,直至整改完成。

(图为平安志愿者现场查看房屋安全隐患)
卜里坪街道铁路桥官庄坪社区4组地段(K1892)发现车辆限高架被超高车辆损坏倒在地上,第一时间向卜里坪街道办事处、郴北铁路公安派出所民警反映和报告。通过走访了解到肇事车辆是一辆货车,并协助铁路派出所找到了肇事司机,最后肇事司机认识到了错误及承担了修复时所需的全部费用,并配合铁路有关部门及时修复了限高架,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铁路的安全。

(图为平安志愿者正在进行铁路巡线)
自苏仙平安志愿者队伍成立以来,进行政策宣讲5万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00余件,发现安全隐患1000余处,文明劝导5000余人次,巡逻消除铁路沿线安全隐患80余处。
用“责任”护平安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龙庭小区“志愿治安服务队”队长退伍军医、私营诊所业主张映海主动承担起最主要的小区值守任务,在疫情防护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毫不犹豫拿出了诊所备用的所有医用口罩、酒精等防护、消毒用品,免费分发给小区居民并指导小区居民如何在家消毒预防;2021年高考期间,1500余名苏仙平安志愿者与公安干警一道,全力为考生们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安心的考试环境;“建党100周年”特防期间,全体“苏仙平安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开展巡逻防控、疫情防控、防溺水宣传等工作,为建党100周年营造了安全、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图为平安志愿者正在疫情防控走访摸排)
近年来,苏仙区为全力打造好“苏仙平安志愿者”这面旗帜,从各个方面倾力支持,如苏仙区专业治安巡逻队员入队前需去社区做一周的志愿者,区直各单位干部职工每个月到社区进行一天的志愿者活动,驻区中央、省、市单位“双报到”党员每个季度到当地社区开展一天的志愿者活动,其余如苏仙区志愿者联合会、福地志愿者协会、善行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都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
“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共创共建”,苏仙平安志愿者用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诠释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新内涵,为苏仙区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苏仙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责编:刘建军
来源:法制周报









